工艺美术 服务热线:-
【重要通知】全国工艺美术理事会成立
当前位置:学术交流  >  技能培训  >  朱铭在“人间”
学术交流
首页推荐栏目1首页推荐栏目1-2
技能培训
【字号:

朱铭在“人间”

关键字:朱铭,雕塑,《排队》,“人间系列” 时间:2011/2/17 17:08:28

  在中国美术馆入口前的大台阶上,对应着进场情景的《排队》旁边聚拢了不少观众。早就听说这件作品在几次展览中都最受欢迎。排列成队的几个人物,有人拿伞,有人穿了鲜黄的雨衣,探头张望的样子浑拙有趣。有观众以游戏的心态排进雕塑队列,也没有什么突兀的观感,整件作品反倒像是由真人填空完成了最后的工序。

  有人说,朱铭的“人间系列”是对生活的“抽样表达”。这种表达,是附带寓意的、秩序化的选择性表达吗?朱铭否认。他告诉本刊,所有表达都是随性而自由的。“我第一批作品里面都是不可描述的面目不清的大众,就像你从自家窗口往外看,下面是人来人往,但不知道他们去哪里,也不知道在干什么。后来才有了一些主题,比如三姑六婆、摩登女郎、运动、军队、排队、游泳……也是想到什么做什么,没有刻意安排过。”

  “人间系列”的初始之作,正是朱铭意欲向他“太极系列”的告别。“最早一组作品是《人间打太极》,在纽约做出来,一套10件,后来放在马克斯·汉查森画廊展售,现在好像只剩4件了。作品是小市民在公园里学打太极的情景,我把9个同样做出单鞭姿势的人物摆在一起形成太极阵,虽然有‘太极’之名,但和之前那种单纯一招一式的作品已经不一样了。”那是1981年,朱铭43岁。此前一年他刚在香港艺术中心办完个展,凭“太极系列”初尝国际声誉,他却毫无不舍地丢掉这套成熟的“太极”模式,决意前往纽约沉入“人间”。在布鲁克林区租下一间学校宿舍当工作室,完全不懂英语的朱铭开始在异国生活和创作。这样疏离和略带张皇的姿态,给予他“人间”的早期作品一种冷漠的气质。英国艺术评论家房义安(IanFindlay)评价这批作品:“那些雕像表面趾高气扬、装模作样,实则无非是对圈套着他们的世界的一种反抗。而乍一眼望去,雕像的姿态可真显眼,很容易令人忽视他们无奈的脸孔、深陷的眼睛、呆滞的神情。”